新闻中心 /News
朱永新:人机结合时代未来学生需要三位老师
朱永新:人机结合时代未来学生需要三位老师看点:8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处可改为“多部委”)印发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顶层设计终于出炉,人工智能概念股也随之看涨。
8月6日,民进中央、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湛庐举办的一场主题为《智能学习的未来》的智慧对话期间发表了他对未来教育的看法。
在《智能学习的未来》这本书中,卢金教授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提出了交织型智能模型。她提到,我们可以通过学术智能、社交智能、元认识智能、元认知智能、元主观智能、元情境智能、自我效能感这七大要素来发展人类智能并使其保持领先于人工智能的水平。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能更好地理解交织型智能模型,价值非常大。
第一个板块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学术智能,还有一个是社交智能。这两个要素都很关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工智能很难拥有的,特别是社交智能。
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知识不像过去那样割裂,所以对于知识的整合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过去,我们会强调专家专精于一个领域,而现在我们强调的是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我们也同样强调社交能力,就像卢金教授说的,“智能不仅源于人际互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际互动之中。”人类想要在21世纪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交智能。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源于我们的感官,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深入理解”。社交能力是智能社会中人类能够战胜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第二个板块,包含其他五个元智能要素,他们指出了人类对于知识、思维、情境、情感和自我的认知,这五个维度在心理学领域里都可以统称为元认知。过去我们在讲元认知的时候,就是讲认知本身,但是卢金教授进行了细化,对元认知理论进行了发展。
由于人总是在空间和情境中进行活动,所以对于情境的判断和理解也是非常关键的。另外,自我效能感,也可以理解成元自我。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关键的要素,这一点对于我们的教育是非常有启示的。
我与燕国材教授等合写过一本《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其实卢金教授讲的第一个智能要素,即跨学科的学术智能,就相当于智力要素,它跟智力的关系更紧密。第二个智能要素,即社交智能,和非智力因素关系更紧密。
我们在书中还推出了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就=智力因素x非智力因素。相对来说,智力因素是恒量,人的智商和智力的发展形成后会比较稳定,但是非智力因素是个变量。一般来说,尽管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距很大,但非智力因素的差距更大。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的智商很高,但是社交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很差的话,也很难做出大的成就。所以说,智商并不是衡量人类智能的唯一标准。
这对父母和老师是非常有启示的,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忽视的。这就启发我们,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同理心、感恩心、人际协调能力、沟通表达等,这些是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力,而且无法通过考试测试出来。
《智能学习的未来》这本书很好地为我们区分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充分细化了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人类独有的智能。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推荐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集中在第一个智能即学术智能上,是围绕着智力进行考评的。但对于情感的考评,目前的评价体系是没有的,也很难考核人的合作能力等。也就是说,我们缺乏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所以,我觉得在教育上我们今后要打造一种新的评价体系,避免像过去一样只有分数这一项评价标准。
未来的教育评价系统可能是不需要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注重过程的评价。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把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这些行为,最终形成一套动态的评价体系。
未来,人工智能一定是人类的伙伴,而不是人类的敌人,它会帮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所以人类要懂得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自己。这就需要把人工智能打造成一套帮助人类发展的重要利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结合的时代。
未来的工作也是一个人机结合体,包括教育也是。从今年的疫情我们就已经能看出,学校的教育围墙是可以打破的,学习的方式是可以不限于校园的。所以对于未来的知识的传授乐竞体育、未来的学习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未来的学生会有三位老师:一位是人工智能的老师;一位是在协助人工智能来进行知识传递的线下的老师;还有一位就是专门来陪伴孩子成长,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咨询者、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来做人生规划的老师。
当然,如果我们想让教师能够激励年轻人在将来以设计和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职业,并为他们选择此职业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就必须有人来对教师展开培训,使他们能够为未来的工作角色做好准备。
总之,教育体系唯一正确的路径和方向就是要让人类比人工智能更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筑就成功和智能的基石。如果我们善于学习,世界就将任我们驰骋,人类也将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