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竞体育居家健身一场线下至线上的“商业大冒险”

2024-08-08 18:45: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乐竞体育居家健身一场线下至线上的“商业大冒险”跑步爱好者村上春树在《1Q84》里写道:肉体才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着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于是,经历过自制凉皮大赛、炸油条、电饭锅蒸蛋糕的厨房欢愉之后,很多人暂缓紧绷的神经,又被形体变化所带来的压力所填满。

  如你所见,在家自救——居家健身猝不及防地登场:墙角、门框、桶装矿泉水、橡皮筋、鸡毛掸子……但凡我们可以想到的物件,似乎瞬间都可以派上大用场。而居家健身也带来了对线上服务的爆发性诉求。而那些为了自救的线下健身房,也竞相转到线上直播、开课。

  不过,家庭健身在美国拥有成熟的市场环境,且已形成产业,并诞生了市值80亿美元的头部公司。当下的问题是,这条路在中国行得通吗?

  游戏圈KOL许泽发现一个很罕见的现象。去年10月任天堂发售的体感游戏《健身环大冒险》,几乎没人出二手货。

  他所在的游戏群,有人干脆把昵称改成了“回收二手健身环”。不过回收了几个月,并不见人出手。眼见售价从600元涨到900元,这名玩家赶紧点开了代购的微信。

  如果他知道两个月后的行情,应该会感到庆幸。截止2月20日,淘宝上《健身环大冒险》最高报价已经飙升至1790元,是原价的3倍,被网友调侃为“2020年最佳理财产品”,甚至比现在天天飘红的芯片股还赚钱。

  这款魔性产品已经开始全球断货。一方面因为任天堂供应链受中国疫情影响,产能不足。另一方面,特殊时期全民宅居,健身和减肥如同一道向后被拉伸到极致的弓弦,成为刚性需求。诸如《健身环大冒险》、《舞力全开》等健身游戏开始出圈,走进普通人的客厅。

  一名工程师本来要送女友“健身环”乐竞体育官方网站,得知断货后,他果断把礼物改成了哑铃。而家用乒乓球训练器,这么一款像一根铁丝顶着一个金桔的产品,也突然走红。哑铃、跳绳、划船机、跑步机、瑜伽垫的成交额几乎都翻了一倍甚至更多。

  健身成为一种更执着的信仰,这其中混杂着“半月而已,已经月半”的危机感,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健康诉求,甚至还有生活态度变化带来的行动。

  “我的观念真的变了,如果在湖北,也许我们的生命都说不准,所以要重新思考生活。” 奥美广告公司员工张婷,则在大年初五回到北京当天,就从阳台扒拉出蒙尘的跑步机。由于在阳台闲置太久,跑步机的白色塑料部分已经晒成米。

  张婷所在公司规定,员工可以在家办公到2月28日。每天早上洗把脸,她会准时踏上跑步机、听歌慢跑半小时,再到瑜伽垫上倒立5分钟,然后开始被密集电话会轰炸的一天。

  你可能很难想象,平日不起眼的椅子、桶装矿泉水、大米袋、暖水瓶、行李箱甚至橡皮筋,都能成为对抗肥胖的利器;宅居也让很多人对头顶楼板的咚咚响,多了几分容忍度。

  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宅家健身也成为热门专题。其中“平板支撑加速挑战”火遍全网,女艺人娄艺潇的一条挑战视频,在抖音获赞超过267万。连卖口红只动嘴皮子的李佳琦,都跑到了健身App中,和他的搭档PK起了平板支撑。

  一位在线下瑜伽馆每周做瑜伽几乎从不缺席的女性,眼看着瑜伽馆开业无望后,在大年初七被瑜伽老师拉入一个微信群,全体学员集体安装了一款软件,由老师带着她们开始了线上瑜伽之旅。

  疫情打乱了很多公司的节奏。往年春节过后是健身房的客流量高峰,也是预付费卡的充值高峰。这段时期的表现,有时能决定健身房当年是否盈利。但多名受访人士预判,今年六七月以前,线下店都不太可能恢复到正常业务量。

  “冲击肯定很大。”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算了一笔账:乐刻线家,房租、人力、供应链等成本支出,单月就要一两千万元。韩伟表示,多数线个月,乐刻可以更长一些,但对于健身行业、KTV、电影院等企业来说,在疫情结束后可能还有2个多月的业务滞后。

  张婷的一个朋友,此前在健身房报班跳团操,一节课80元、一个班20人左右。不久前教练把团操带到了线元。

  对于乐刻、超级猩猩、Keep这些头部公司,如何对待线上流量,将决定他们选择何种渠道。如果希望能把流量导入到自家App等私域流量池,通常会偏向直播;如果只追求全网流量、不追求商业收益,更倾向于用抖音和快手,把自己变成内容供应商的角色。“疫情那几天的收益我不要,因为我也要不来。” 一名内容供应商表示。

  观察各平台,大家的模式类似。比如,与抖音、快手等合作,打造宅家运动内容,这种模式外部流量大,会有一定广告赞助分成,不过收入绝对值很小;也有直播打赏模式,一次直播课收入有几百元;还有线上训练营模式,教练可以对着平板电脑授课,对学员进行动作辅导,售价两三百元,基本可以覆盖成本;再有就是直播陪伴业务,不光有教练带着上课,还有运营老师在群里指导学员饮食,监督每个人的坚持情况。

  直播陪伴是韩伟本人最看好的一块业务——客单价近300元、毛利率接近50%,关键是复购率和黏性都比较高。大家都发现了这块业务的优势,如2月10日,超级猩猩发布付费课程产品“超猩家里蹲——14天‘陪’训营”,售价399元。Keep 推出女性定制课程“李佳琦魔鬼瘦小腹计划”,通过7个训练日与12节专享课程,帮女生摆脱春节累积下来的腹部赘肉。

  而瑜伽教与学生态平台Wake发现,在疫情期间,线上瑜伽平台和线下瑜伽馆的衔接,有了更多的推力。

  创始人熊明俊告诉AI财经社,Wake创立4年多一直主打线上to C。用户购买年卡,即可免费学习线上平台的瑜伽课。大概半年前,为了进一步下沉,公司推出有to B性质的城市合伙人业务,线下瑜伽馆和瑜伽教练在成为代理人后,一方面通过帮Wake线上平台卖卡赚取“大班课”的利润。另一方面平台课程通过双师双馆模式,可以为瑜伽馆主和老师所用,收益线下之外的线上课程课时费。

  实际上,这些动作实现了Wake这类线上平台从线下导流的迫切需求。但熊明俊认为,瑜伽也不能完全在线上,还需要老师的线下指导,双方并不是非你即我的关系。

  现在,线上线下有了更多意愿来联动。线上平台更看重疫情期间线下存量业务搬到线上的流量;而临时做线上、赚不到钱、留不住粉丝,也捞不到流量的一个个线下瑜伽馆,则更需要寻找线上抓手,形成更好的商业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推动下,Wake在疫情期间日活增长两倍,从年前的20多万人次,最高达到过57万人次;营收增长也在两倍左右,新增城市代理人超过1000名,带来的营收约有三四百万元。在充斥屏幕的裁员、工资3.5折等负面信息流,Wake员工却在涨薪。“员工收入是平时的两三倍,比如加盟事业部的员工,这个月光提成就有四五万元。”

  不过,转型线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临时上线,想赚钱不可能的。”韩伟告诉AI 财经社,线上的钱并不好赚。他们的28天减脂营,半年前就在站内试运营,但还是踩了很多坑。现在团队一边组织上课,一边疯狂补课。

  他分享了一个细节:直播时大家清一色华为、苹果最新机型,如iPhone11 pro,但直播室经常出现卡顿、掉线。后来他们向做网红直播的人请教,对方建议用旧机器,信号会更稳定,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网红做直播时偏爱用iPhone6 、iPhone7的原因。

  如何呈现上课效果也很折磨人。特别是大课,直播开始后,教练就无法与学员对话,看不到学员动作,而如何与用户互动又直接影响课堂效果,这时直播间还需要一个助理。但此时来不及招人,就直接把负责线下培训的教练拉上马。

  作为教练中的KOL,思侬发现,线上的一个挑战就是教练的专业性无法量化。比如一些教练有资质证书、有多年教学经验,但是缺乏镜头感,语言组织能力和镜头表现能力都不够,会让网友误以为教练不专业。

  思侬自己带线上训练营时,会有意识控制节奏。太慢,不出汗,有人会困惑是不是没练到位,虽然减肥与出汗没有直接关系;太快,基础差的就跟不上,“你总是要满足大家为此付费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王府井商场碰到SARS,也不可能直接变成京东或淘宝。”韩伟直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前期没有搭建基础设施、没做供应链布局,不可能因为疫情期间引入线上业务,就很快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

  以乐刻为例,公司本来决定2月10日开始做站外训练营,疫情初期他问技术负责人:能不能提前上线,比如年前?对方直接给否了,因为供应链跟不上。

  “开一个直播间,就需要一个运营助理。以一个训练营30人计算,如果有300个用户,需要设10个房间,有10个助理。你要对他们培训话术、输入管理用户饮食的知识……供应链起不来,所以没办法加快。”也就是说,假如当下有100万用户涌入,韩伟也不一定开心,因为承接不住。

  基础投入是一个必要条件,而能否完成商业闭环,是检验线上生命力的终极试剂。一名圈内人士表示,国内体育类创业公司在线上完成闭环的,可以说几乎还没有。

  即便顶着“健身界奈飞”光环的美国家庭健身平台Peloton,仍被盈利问题困扰。Peloton的模式是通过直播健身课程和开发联网单车、跑步机服务用户,其中健身器材收入接近80%。

  2019年9月上市时,Peloton估值高达80亿美元。但若以盈利指标来衡量,Peloton自2012年创立至今已经亏损8年,很难说已经证明了自己。更让投资人心塞的是,Peloton预期的盈利时间节点是在2022年——前提还得是运营数据持续上涨。

  反观国内,健身市场和用户付费意愿远不如美国成熟,线上探索更不容易。如拥有超过两亿用户的健身App Keep,仍在线下店Keepland、线上付费课、运动消费产品、广告等模式中徘徊。此前有投资人评价,Keep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模式。

  至于在本次疫情中发力线上的超级猩猩、乐刻等,距离大规模的线上成功为时尚早。韩伟本人也承认,只是这波市场环境的转变,让他们把线上产品的推广节奏提前了。他预计,当疫情结束,线上用户只有一小部分会留存。“今年如果在线%,就算非常理想了。”

  从本质上来说,健身的主场景在线下,线上只是锦上添花,无法替代,正如有网友所言,线上课程更适合瑜伽、团操,想撸铁的时候还是要去线下。况且线上模式也有明显的弊端——枯燥,还要花大力气克服惰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疫情让更多人习惯居家健身,这一业务拐点比预期可能会更早到来。

  业内对行业趋势有个共识——未来将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以乐刻为例,目前公司85%以上营收来自线下,但韩伟坚信,未来线上销售会超过线下,线上的爆发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几何级增长。

  相关人士预计,在疫情结束之后,第一波恢复营业的线下企业是商超、生鲜、便利店;其次是餐饮;第三波是KTV和电影院,健身房可能早于KTV恢复营业,最后才是场景类消费。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信心恢复的问题。比如就有网友表示:疫情过去后办卡也害怕,“谁知道他们能撑多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