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年轻人对未来不乐观

2024-07-01 06:40: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部分年轻人对未来不乐观最近,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了一份新报告。该报告调查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多名千禧一代,以及10个国家的3009名Z世代对未来的看法。解释一下,千禧一代通常指1982年到2000间出生的人,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

  一是对经济和社会的乐观情绪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对大众媒体等传统社会机制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对社会进步不抱希望;

  二是对多方面感到悲观。包括生活状态、财务状况、工作前景、政府官员及公司高管、社交媒体以及数据的应用等;

  五是习惯用钱包投票,通过消费支持那些他们认可价值观的公司,并且也会在发现价值观背离时毫不犹豫地终止这种支持。

  报告认为,造成这种悲观情绪的主要原因是这一代年轻人恰好生长于社会、及经济同时发生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后几年进入求职市场,在就业生涯的前十年经历了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与前几代相比实际收入水平相对更低、资产更少、负债更多。

  接下来,德勤让受访者从20个议题中选出3个他们最关注的议题。结果显示,最多年轻人对气候变化感到忧虑,其次是收入不平等。不过另有一份研究表明,在美国,千禧一代的行车里程数远高于婴儿潮一代,对买车的热情也并无削减。这意味着更多忧虑不一定能够转化成实际行动或是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谈到商业环境,认为大公司能够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比例已从去年的61%降至今年的55%。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商业公司除了盈利外缺乏长远愿景,未能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上倾注更多精力。

  有一种说法是零工经济,即越来越多人从事非全职工作,公司也日益依赖非全职人员来完成公司业务的一种经济和工作形态。这种新事物给新一代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但年轻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也褒贬不一。虽然有48%的受访者认为“非全职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但也有49%觉得“非全职工作者的很多权利得不到尊重或保护”。另有60%的受访者认为,这不过是公司用来削减成本的一种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调查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年轻人表现得最为乐观,而欧洲则最为悲观。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本来愿意主动做一些事情,但由于别人的催促反而想放弃了。比如,你本来想主动收拾家务,但被家人三番五次的督促后,你就不想动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说,这是一种“被动废”的现象。

  文章给“被动废”下的一个定义是:“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马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学习、婚姻乃至生活各方面的事,别人可以提醒,但请勿催促。催促会将主观意愿上的美好变为被动意义上的承担,对于被动废人群而言,一催就慢,一点就炸。”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利老师表示,“被动废”实际上是个人自主权的问题。“人是需要有自我掌控感的,如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在掌控之内,就会很有安全感,有掌控感和一切井然有序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会感觉生活饱满而幸福。而不确定性就是失控,‘被动废’是因为那件事情不是由自己推动,就像你是汽车的主驾驶,但是副驾驶给你踩下了刹车,那辆车并非由自己操控,因此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公众号“简单心理”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当人们主动要求做一件事时,是充满期待和成就感的,执行规划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快感,但被别人催促时,主观能动便会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因此,在与“被动废”人流时,与其用催促的语气让其产生抵触情绪,不如换种形式,提出更真诚的邀约。

  那对于因为被催促而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该怎么办呢?黄利老师指出,“这涉及社会功能适应性。人生活在社会上需要承担责任,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因为不开心就不做这件事。在工作岗位上,也有很多你不擅长、不喜欢但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状态,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积极去完成。”比如在上司催你之前,你可以提前把计划和进展都告诉他。与其被催促,不如主动出击。

  有些人认为,软件开发者只要会写代调试,技术能力够强就行了,不用具备太多软技能,比如在公司扩大自己的关系网络。布鲁斯是一位资深的软件开发者,在他看来,软技能跟技术技能同等重要。他在内容平台Medium上的一篇文章,分享了4个重要的软技能。36氪网站编译了这篇文章。

  第一个技能,推销你的工作。布鲁斯说,大多数情况下,管理层都不会直接去判断你所做的技术工作的质量,他们对你的印象都是基于对你的观察,比如通过你跟他们的直接沟通、你的演讲、别人背后对你的议论等,“如果我们想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的话,就得管理好对自己工作的营销”。

  怎么推销自己的工作呢?布鲁斯认为,要把关键信息跟管理层进行沟通,让他们对你出色的工作表现留有精确的印象。他自己的经验是,把自己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工作,明确地跟管理层沟通清楚,评估绩效的时候,他会要求共事过的同事直接对他进行评估。

  第二个技能,时间管理。与其他职业相比,软件开发者可以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意味着能够对任务进行优先排序。布鲁斯说,开发者有时会先完成自己最感兴趣的任务,却忽略了更重要但没那么有趣的任务。他建议,要先完成项目中的重要任务。

  第三个技能,建立关系。在公司内外认识合适的人,能够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明显的好处,比如,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协作时拥有更多的联系人等。布鲁斯介绍了他认识新人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你接触到与他们工作信息有关的内容时接近对方,比如当你读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可以发给同事,讨论自己的看法,如果谈话有趣,可以见见聊聊。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可以搜索公司内部网络,看看谁解决过类似问题,向ta求助。

  第四个技能,开放思想。布鲁斯说,在技术行业这个技能是关键,“开放思想可以确保我们能够适应工作的动态性”。在他看来,思想开放的人,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如果能够正确的倾听,就有机会学习新东西、基于别人的想法形成新想法、推动手头任务向前进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讨论。思想开放也意味着,可以推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人们很容易仅仅因为不熟悉就对新想法和新方法产生怀疑。

  刘润是中国知名的管理咨询顾问。他也是《5分钟商学院》的创始人。在个人微信公号中,刘润分享了一篇文章,主题是, 他是如何看人的。刘润判断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在谈论问题时,在哪个层面上,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他把人的思维水平分成五个层次。前两个层次都比较浅。在第一个层次上,思维没有形成闭环,思考也没有逻辑。具体表现是,一会儿说A,一会儿说B,没有自己的观点。第二个层次是,思维没有闭环,但思考有逻辑。表现是,会有符合逻辑推理的观点,但是观点时常左右徘徊,自相矛盾。这两个层次都有明显的缺点,因此很容易发现。

  接下来,第三个层次是,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是,是在比较低的层次形成的逻辑闭环。它的坏处是,持有这种思维的人会困在自己的逻辑闭环中,无法前进。因为他会认为,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自己的逻辑解释。具体表现是,对不同的观点,先表示有道理,然后就快速转折,用自己的逻辑进行反驳。这种人,他过往的经验反而成为束缚进步的枷锁。

  第四个层次的人,在更高的思维层次,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这种人在交往时,会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看事物的方法,让人敬仰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会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即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已经出现漏洞,仍然希望用过去的体系来填补这个漏洞。刘润说:“当你站在新的世界逻辑里面,去看这个人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曾经特别敬仰的一个人,在新时代却还在用旧有的逻辑来解释新世界,突然之间,你会觉得十分可惜。因为,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

  然后是第五个层次。这种人会在高层次形成闭环,但是,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他愿意随时打碎自己固有的思维闭环,填补和延伸自己的认知结构。面对这种人,刘润说,即使现在他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还不如你,你也绝对不会小看他。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说,当领导也有最佳年龄。研究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55岁左右时领导能力最强。这是因为55岁是大脑年龄优势和认知衰退达到最佳平衡点的年龄。比如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就是55岁;苹果的蒂姆·库克57岁;埃克森美孚的戴伦·伍兹54岁。

  很多人认为,变老意味着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乐竞体育官方网站。但科学家发现,尽管大脑的部分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但认知能力则会保持不变甚至会变强。综合平衡这些因素,乔治城大学的心理学家达琳·霍华德指出,多数人的领导能力在55岁左右达到高峰。

  文章解释说,健康人的大脑从20多岁开始会部分萎缩。但这种萎缩并不是大脑本身生病了,而是大脑里神经元的大小和联系发生改变,它带来的一个影响是认知能力的差异。比如,年长的成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大脑反应速度会变慢,将不同类型信息联系到一起的能力也会减退。学习新知识会变得更困难,而且更难以回忆起特定词汇,或在受干扰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处理特定任务。

  不过,大脑也会灵活应对这些改变。200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斯·帕克和密歇根大学的帕特丽夏给这种灵活性起了一个名字:变老与认知的脚手架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大脑会察觉到认知的挑战,因此会找到绕过挑战的新工作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大脑的这种应变实际上可能是有益的。霍华德说,年长的人词汇量更大,尽管更难以回忆起词汇,但他们过去所学的词汇更多。而且,他们更善于解决人际问题或抽象问题。霍华德在本月初的国家新闻基金会的一个论坛上解释说,随着年龄增长,时间贴现或未来时间洞察力也会提高,与此同时,调节情绪和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也会改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